猫咪都什么时候驱虫?
一般建议,在猫咪3月龄以上、未免疫之前进行第一次驱虫。 驱虫分为体内驱虫和体外驱虫两种。 体内寄生虫主要存在于消化道内,虫子会吸取猫的消化液养分,并产生毒素,导致猫肠胃功能紊乱、呕吐腹泻、食欲不振等情况。 而外部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皮肤表面或毛发中,吸允猫咪的血液,造成瘙痒、皮肤感染、过敏等情况。
一般来说,体外驱虫药能够驱杀虱子、跳蚤等体表寄生虫,对螨虫以及蛔目寄生虫的作用则不够理想;而体内驱虫药则可以杀死蛔自寄生虫、绦虫,对于吸吮型寄生虫如蛔目的寄生虫也有较好的作用。
为了双管齐下,将体内外的寄生虫同时消灭,一般情况下建议选用含芬苯达唑成分的驱虫药。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此药物针对胃肠道内的寄生虫效果较好,但由于其毒性较低,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 有条件的话,最好在给猫咪驱虫的同时,检查一下身体,看看是否是体内寄生虫引起的身体不适,再根据检查结果对症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采用哪种驱虫方法,在使用驱虫药前,都要确定猫咪对药物没有过敏反应再用药。 另外,在给猫咪做驱虫时,一定不要和人一起使用同一套驱虫药!如果人用了猫用的驱虫药没有不良反应还好,但如果对人产生了副作用,那么罪魁祸首就是这种驱虫药了!
小猫的驱虫需要在2月龄以上,每次间隔3-4周,连续驱虫3-4次。成年猫每三个月驱虫一次,如果家里孩子不常外出或者不出门,一年驱虫两次也是可以的,不过现在大部分地区灭蚊灭鼠工作做的并不充分,还是建议间隔3个月驱虫一次。
现在出现了一种“体外驱虫药”,也就是滴在皮毛上的,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滴在体表的驱虫药只能驱虫不能完全灭虫,只能杀死一部分的虫子。如果猫在外面或者家里感染了跳蚤和蜱虫,最好用药先进行处理,把家里的环境(猫窝、座椅等)也彻底消毒一次,过3-5天后再进行体内驱虫。一定要注意,体外滴剂不同品牌不可以同时使用,间隔3天后才可以使用其他品牌滴剂。同时体内驱虫也不可以同时使用两种体内的驱虫药,使用间隔为一个月后。
猫咪体内驱虫需注意:
1、严格按照体重用药。如果体重低于最低用药剂量,可以给猫咪同时使用两份的药量,低于下限过多,则考虑使用处方药进行注射。
2、严格按照说明书用药。大多数药物需空腹用药,特别是非处方的驱虫药,部分处方驱虫药可以进行非空腹用药,但仍须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用药。
3、用药后,需多给猫咪饮水,加快排尿。驱虫过程中,少数的宠物会出现食欲减退、呕吐、软便甚至拉稀、精神变差的情况,一般1-3天会自行恢复。如果拉稀严重或者未好转,精神变差,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