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用酵素到底好不好?
首先说明,本人不是专业养猫人员,只是喜欢猫而已!家里原住民两只,来了一位新成员(小橘子)。 先来说说小橘子的情况吧…… 小橘子来的路上不到两个月,从宠物店买回来到现在三个多月了。刚买来的时候喂的奶糕到后面慢慢换粮食,现在主要食物是鲜肉、罐头、妙鲜包和营养膏之类的。
接下去说说题主所提到的酵素。 第一次听到这个词的时候是在一位博主分享的一篇文章里看到“益生菌”这个名词。文章的大意是讲人类日常饮食过程中会摄入大量有害菌,而肠道中有益菌的比例会因此下降,从而导致肠胃疾病或者是引起肥胖。而补充益生菌则能以有益菌的形式占主导地位,进而起到促进消化、调节肠道等功能。 因为平时自己也爱研究各种美食,所以看到这篇文章后便产生了给猫咪也试试益生菌的想法。于是在TB上搜索“益生菌”。
图中这款益生菌评价还不错,而且价格也不贵就买了两盒回来。拆开包装之后是这样的~
每次喂食的时候倒出一点拌在食物中给它吃。不过我发现它好像不是很爱吃,每次吃了几口就不吃了…… 我家两个原住民倒是抢着吃,但是吃了几天后大便里面的臭味确实消失了,这点让我很欣喜。
不过好景不长,没过多久臭味又出现了,而且小橘子的便便又开始干燥,一粒粒的,硬块很大。我仔细想了想,是不是因为它不吃益生菌的缘故呢?于是又在里面加了些酵母粉,这次加了一点点,稍微搅拌了一下就给它们吃了。结果果然好了,便便恢复了正常。
为此我还特意咨询了医生,医生说这种情况也很常见,猫咪不爱吃益生菌是肯定的,因为人的益生菌对它们来说味道很差。可以在里面加点酸奶或者奶糕进去混着喂。 至于效果嘛,我觉得是有那么一点的,最起码原住民的便便没有再像小时候一样软软糊糊的了,硬度跟小孩子出生时一样。
至于您问到的酵素?我没有给小橘子吃过,原住民也没有。毕竟我不是专业养宠人士,只是想把自己养猫过程中的心得分享给你们~
近年来,关于酵素的健康话题可谓“此起彼伏”,各种酵素产品也是“遍地开花”,各种酵素对各种疾病的治疗和调理作用等等,更是被某些“专家”演绎的“活灵活现”。
但是,关于酵素,您真的了解吗?今天我们就来简单地聊一聊,酵素究竟是什么?
首先,我们必须得搞清楚的一个问题就是,所谓的“酵素”其实不过是我国对于“酶”字的独特称呼形式而已,其本身的特性和作用并不因为称呼的不同而发生任何变化。所以,“酶”的科学定义、本质属性和作用形式也就是“酵素”的定义、本质及作用形式。
那么,到底什么又是“酶”呢?
酶,生物体内由具有生物催化功能的高分子物质(蛋白质)组成的生物催化剂,其反应过程符合酶的催化特性。在生物体内参与催化生物体内发生的化学反应,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维持和推动着生物体内的新陈代谢等一系列生命活动。一旦体内由于各种原因出现酶合成障碍或者酶活力下降,各种应激、病毒、细菌等疾病发生时,都会消耗大量的酶,并且影响酶的合成和活性,使得机体代谢紊乱,引起严重的内环境失衡,进而影响了整体的健康。所以,酶在保持生物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中,起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酶具有以下四大特点:
1、高度的高效性和催化速度。酶是一类具有高度生物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其催化能力远远高于无机催化剂催化反应的速率,酶的催化效率比非催化反应要高10的12次方倍,比一般无机催化剂要高10的6次方倍。
2、高度的催化专一性,即一种酶只对特定的一种或一类基质起催化作用。按照酶的作用底物(需要催化反应的物质),可以分为氧化还原酶类、转移酶类、水解酶类、裂合酶类、异构酶类和合成酶类等六类。
3、酶促反应的条件温和,不需要很高温度,一般在常温常压下就可以进行,并且反应速度很快。
4、酶的作用在生理条件下,受到活性调节,即被调控。一般机体内的酶都一直存在,而以无活性或低活性的形式存在,在特定的因子调控下可以重新恢复活性。
按照酶的来源,可以分为体内酶和体外酶。体内酶参与机体内物质代谢的催化,维持着内环境的稳定;体外酶则能消化食物,维持正常的营养吸收等功能。如果体内酶受到某种原因的干扰,机体新陈代谢异常,内环境紊乱,如果体外酶的活性异常,可以出现消化紊乱,营养不良等等问题。
酶有多种分类方法:
按照来源分为动物酶、植物酶和微生物酶等;
按特性分为凝集酶、氧化酶、合成酶、蛋白酶、核酸酶、纤维素酶、淀粉酶、脂肪酶等等。
酶非常容易受到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如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氧化剂、还原剂等,而出现酶蛋白变性和酶活力降低或消失。目前,对于动物体内酶的了解并不深入,很多作用机制和机理还并不清楚,尤其对于体内酶和体外酶之间的作用关系问题。而且,在应用方面问题更多,比如动物体内缺乏什么酶,是否可以靠饲喂或注射什么酶来补充问题,是否会出现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问题,等等。对于反刍动物来说,瘤胃内存在大量微生物酶和纤毛虫,对于饲料中粗纤维的降解消化具有极为重要作用。如果人工添加多种微生物酶,在饲喂后,可能对瘤胃微生物和纤毛虫产生巨大的杀伤作用,引起瘤胃内环境严重失调,动物严重腹泻。所以,对于生产中的应用,必须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循序渐进,不断观察和评估其应用效果后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