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狗狗打狂犬病是为了什么?
首先,狂犬病毒是一种嗜神经性病毒,也就是说狂犬病只能感染动物的神经系统,而且只能在动物神经系统的细胞内增殖(在动物体外的血液和唾液中不能增殖);狂犬病的临床表现就是疯狗咬人之后,被咬伤的人出现精神异常、恐水等神经症状。因此,从狂犬病病毒的传播途径和发病机理来看,只有被患有狂犬病的动物抓伤/咬伤才能传播狂犬病,而狂犬病的动物在发病之前是没有任何症状的,所以用通俗的话来讲,被没有表现出症状的狂犬病人咬了才会得狂犬病,被患狂犬病的动物咬了才需要注射疫苗。
其次,由于狂犬病的发病率极高且致死率近乎100%,为了减少人感染狂犬病的概率,对可能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类实施强制免疫是十分必要的。虽然狂犬病毒不能在体外增殖,但狂犬病毒可以通过破损的皮肤侵入人体导致被感染发病。据统计,人类95%以上的狂犬病都是由患狂犬病的犬类通过咬伤或者抓伤传播到人体的。美国每年有7000-8000人因狂犬病死亡[4],其中超过一半是由于被健康的犬类咬伤或抓伤传播的,及时接种狂犬疫苗可以预防大部分的狂犬病发病情况。 我国《狂犬病防治技术指南》中明确指出“狂犬病人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病毒……”,因此在患者发病期时,接触患者的粪便、痰液、唾液等均有可能造成病毒传播。因此,对于患狂犬病的动物,应该及时采取隔离、捕杀等措施防止其传染给他人,同时做好消毒处理以减少病毒的扩散。
为犬只接种狂犬疫苗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最有效方法之一。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是强制注射的方式,在我国也于2009年正式实施了对幼犬的强制免疫接种制度,对出生3月龄以上的犬应每年度接种一次狂犬疫苗;另外,因狂犬病疫源地分布广泛,我国还采取了暴露前免疫的措施预防该病的发生,即对易感人群注射足够剂量和有效时间的狂犬疫苗,使其产生有效的抗体,这种疫苗通常用于与狂犬病高发地区的密切接触的人群以及特殊人群如宠物医师等进行暴露前免疫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