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黑金鱼不变色?
这个问题的本质是,“色素合成/代谢”过程中,受什么因素的影响,才会出现“黑化”“白眼化”等情况,那么为什么同样的环境,有的鱼会黑化,而其他鱼不会呢? 这里要引入两个概念:基因型与表现型 我们常说的“红鲤鱼”“白鲤鱼”“红金鱼”“白金鱼”等,这里的“红”“白”就是指的表现型; 而基因型指的是遗传信息传递的形态,可以理解为基因在染色体上排列的顺序。 因为生物体的很多性状都是由基因控制的,也就是说基因型可以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给后代,表现为亲子代之间性状的一致性。 但是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是由于基因突变造成的(自发突变或者交叉互换),这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性状差异就是表现型。 所以说,同一物种表现型的不同是由基因型决定的,而基因型是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从父母双方遗传获得的,也就是说,只要亲本双方都是正常个体,且染色体上的基因序列没有突变,那么他们的子女表现型一定会一模一样。
回到正题,如果我们要让金鱼的眼睛恢复正常颜色,那么唯一的方法就是从基因层面来解决,使得它永远不能表达出“黑化”的等位基因。而方法也有很多种: 比如我们让一条红眼小金鱼自交繁殖,尽管它的100%后代都表现为红眼(显性基因控制),但我们发现其中总会有50%的个体呈白眼状(隐性基因控制),这是因为其中一半的个体受到了来自父母的其中一个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突变影响。
我们可以用基因检测的方法来确认这条有隐性的金鱼是纯合子(两只眼睛全部都是隐性基因突变的杂合状态)或者是杂合子(一只眼睛是隐性基因突变的纯和状态,另一只眼睛是显性基因正常的杂合状态)。 又或者我们可以找到两条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同的金鱼,通过人工授精的方式让它们进行杂交,预期后代会出现1/4的红眼个体,并且具有与双亲相同的性状,证明这两个个体均为杂合子。 如果我们将一条红眼金鱼与一条白眼金鱼进行杂交,那么我们得到的后代会有4种表现型,1/4的红眼,1/4的白眼,2/4的半透明(中间眼色),这证明了红眼的显性基因比白眼隐性基因具有更强的表达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