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狗狗一直发抖为什么?
狗狗在以下10种情况下会出现发抖的现象,主人一定要注意区分哦! 1.天气寒冷 当外界的温度降低时,特别是室内没有开暖气的时候,狗狗为了保持身体的热量就会自然的出现生理性发抖的现象;如果这个时候主人没有及时给狗狗做好保暖工作的话,就很容易导致狗狗出现感冒发烧以及肺炎等症状。因此建议饲养狗狗的家庭一定要经常为狗狗准备一些温暖的衣物来御寒。
2.害怕紧张 有些狗狗生性胆小,当它处在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或是听到异样的声音时都会感到害怕、紧张,从而刺激大脑中分泌出大量的肾上腺素,然后就会导致全身的肌肉处于收缩僵硬的状态而发生发抖的情况。
3.恐惧害怕 在生活中很多事物都容易令狗狗产生恐惧的心理,比如狗骨头、电钻等,一旦遇到这些情况时狗狗的神经也会受到强烈的刺激,从而导致发抖情况的发生。而且某些疾病也是会刺激到狗狗的中枢神经系统,让它们产生恐惧感从而引起颤抖现象的产生。
4.疼痛不适 如果狗狗的身体某处发生疼痛时,其神经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而导致反射性的发抖,如患有肠胃炎、关节炎等疾病时都会引起狗狗的不适,此时就会出现发抖的症状表现。所以作为主人的我们应多注意观察狗狗的身体变化,一旦出现异常反应就应及时送去医院接受治疗。
5.情绪紧张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如果你经常用粗暴的方式去对待狗狗的话,那么狗狗很容易患上抑郁症、焦虑症等不良情绪的疾病。而当它们的内心长时间得不到舒缓和释放时,也会出现情绪紧张、发抖等现象。所以当看到狗狗出现这种情况时应多给予它关心和安慰,让它感受到主人的温暖。
6.中毒反应 我们都知道狗狗对盐分的需求量很低,但是有些主人觉得喂食狗粮很麻烦,于是就在日常的喂养中加入了一些食用盐,结果狗狗吃得开心了,却患上了肾脏病,当它的肾脏功能出现障碍时就会影响体内激素的分泌进而使狗狗出现中毒现象,严重时还会导致死亡。另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有毒物质也容易导致狗狗出现中毒反应,像老鼠药、蟑螂药等等都是狗狗致命的危险品,千万不能轻易触碰。
7.发情期间 正常情况下狗狗的发情期是每年的春季与秋季各一次,每次持续时间为一个月左右。在发情期间它们体内的荷尔蒙大量增加,这会让狗狗的情绪变得异常兴奋而经常乱跑。同时由于激素的刺激使得狗狗全身的神经都处于一种紧绷状态,肌肉也因此不由自主地呈现出收缩痉挛的情形而出现发抖现象。
8.营养不良 长期缺乏营养的补充也会导致狗狗出现发抖症状的出现,因为狗狗的身体发育需要多种营养元素的支持,如果营养物质供应不足不仅会使狗狗出现生长发育迟缓的问题,而且还会影响到其它器官的正常运行。尤其是长期挑食偏食的狗狗更容易因营养不良而引起一系列病症的出现,所以作为主人的我们在平时应定时定量地给狗狗们喂食狗粮,并且还要适当地给它添加一些新鲜的肉类或蔬菜,保证狗狗的营养均衡全面才能健康成长。
9.生病发热 如果狗狗感染上某种病毒或者寄生虫时,也会导致其出现体温上升,全身发冷、四肢无力甚至是抽搐等情况,这时候狗狗就会表现出明显的发抖现象。因此对于这一类的狗狗,应该尽早带到医院进行检查治疗才行以免耽误病情。
10.心理因素 对于性格内向、敏感、容易受刺激的狗狗来说,也很容易出现紧张害怕、情绪激动甚至发抖的现象。这时主人要给予狗狗更多的爱和关注,帮助它减轻压力放松心情即可缓解这一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