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牙齿有什么用?
狗牙的功用
在我们常见的哺乳动物中,兔子、羊、马等植食类的口内,只有门齿和颊齿,而形似铡刀的犬齿则消失。狮、虎、狼等典型的肉食类动物,三种牙齿同时存在。犬齿在这些食肉动物口中,不仅是咬伤别种动物的武器,同时又是把捕获物切割成块的工具。比如一些小型的食生草或啮小虫的动物,因为用不着切割肉类,而主要负责咀嚼大量食物的颊齿也不发达,故犬齿大为缩小而且尖锐。
人类是杂食性的,我们的饮食中既有大量富含植物纤维的食物,也有一定量的鱼、肉、蛋。人类的咀嚼主要依赖颊齿,所以犬齿没有十分重要的功用。
过去,还有人认为人类的上犬齿是专为打破坚硬食物壳而进化的,比如人类最爱吃带壳的核桃。实际上,这种看法也经不起解剖学上、进化论上的剖析。我国北方的民谚“七出菱角八出蒜”,就是指这个地区的孩子七八岁时出上犬齿和下犬齿,从这时起孩子开始和大人一块儿吃菱角和大蒜,因而人们给上犬齿起了个“蒜牙子”的外号。但只要我们稍加思考就会明白:要是真的因为打破坚硬的食品壳,需要强有力的上犬齿,那么为什么不是“七出大蒜八出菱角”呢?此外,吃东西咬壳的,是下犬齿(或下门齿)而不是上齿。
如果我们的犬齿真是吃带壳食品的结构,那么,生长在南方、既不吃大蒜又不吃菱角的人,应该缺乏这种牙齿吧,也不是。所以,从解剖学角度来说,把“蒜牙子”和吃大蒜的地域特点相联系纯属巧合。如果按照进化的观点,我们的人类从遥远的祖先走过来,虽然由生食野果和小虫进到以采集野菜为主,再进到茹毛饮血的时代,但我们一直没经历过专门以吃带壳的坚硬食品为主的历史阶段。我们人类吃核桃等带硬壳的食品,也是在新石器时代才开始和较近的年代,而我们的牙齿进化的阶段已在旧石器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