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马鱼能和金鱼混养么?
可以是可以,但是不推荐。 首先,金鱼是比较古老的鱼类,它们的祖先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了。在漫长的进化中,它们形成了一些特有的生理特征以适应外界环境。比如它们具有调节浮力的器官。由于体内有鳔,所以它们不需要像其他鱼类一样通过不停地游动来保持身体平衡。这使它们能够在水中停留下来,进行觅食和休息。另外,金鱼的鳃腔内部有许多的鳃棘,这些突起物能够过滤水中的微小浮游生物,为金鱼的进食提供了方便。 而斑马鱼却是外来物种,它们是20世纪60年代从印度引入台湾作为食用经济鱼种。因为体型较小,食量较小,适合鱼缸饲养。而且为了适应环境的改变,它们的抗逆性很强,无论在水体污染还是饥饿环境下都能存活。但它们无法像金鱼那样长时间地缺乏食物。因此如果饲主长时间没有喂食,或者更换新水,它们会因不适应而死亡。 但是,虽然两者都是鱼类,且同属于动物界。但在生殖习性等方面还是有较大的差异的。
首先,金鱼的性别是由受精卵中的精子染色体组成的。当含X染色体的精子与含Y染色体的卵子结合时,出生的小鱼就是雄鱼;反之,则是雌鱼。 而斑马鱼的性别则是由染色体外的因素决定的。具体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研究者曾经猜测可能与温度有关。因为在低水温下,斑马鱼发育成雌鱼的可能性大;在高水温下,则发育成雄鱼的可能性大。但也有学者认为与性激素有关。因为发现高温刺激后,雌性的斑马鱼出现男性表现(如体色、尾鳍变宽),而同时雄鱼却出现了女性表现(如臀鳍末端的白色斑点)。也有研究者发现紫外线照射后的雌鱼会出现雄鱼的表现,而雄鱼则会呈现雌鱼的特点。可见,斑马鱼的性别并非由遗传物质决定,而是在遗传基因的基础上受到环境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当养殖环境发生变化时,它的性别也可能随之改变。 这意味着,如果在同一鱼缸内同时饲养了雌性和雄性斑马鱼,并且雌性先发情,雄性后发情的话,在交配过程中,雌雄鱼的性别就发生了互换。这样,后代的性别比例就会失调,从而影响繁衍。如果饲养者在早期发现这种现象,可以在后期补充投放雌雄鱼苗来维持其性别比。但如果饲养者在初期忽略了这种情况,等到发现时再采取补救措施,或许已经错过了最佳时机。 总之,对于这两种不同来源、生活史差异甚大的观赏鱼之间可能存在的生殖隔离问题应该引起重视。最好还是要分开饲养,以确保繁殖成功率和不混淆遗传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