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打猎犬哪种好?
国内能见到的打猎方式,大多属于平民式打猎或者叫民间捕猎,这种打猎方式的猎物主要是野兔、鹧鸪等中小型野生动物,使用的枪支也多是民用级别的半自动步枪或手枪,而能见的猎狗大多都是普通牧羊狗或导盲犬之类。 这些狗狗对主人的忠诚是毋庸置疑的,对主人带来的快乐也值得肯定,但是要把它们培养成合格的打猎猎犬,难度却很大。首先它们与人类交流依赖的主要语言是犬语(人说话它们基本听不懂),而这种语言大多是主人在喂养的时候与它们互动学习而来的,因此要想让狗狗听懂猎人发出“hunt”的指令相当困难;其次,大多数打猎活动都需要狗狗在陌生的环境中完成任务,对于生性胆小怕生的狗狗来说几乎不可能完成。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我在云南某民族村就见过一个少数民族用本地猎犬打猎成功的景象。这个民族村主要居住的是壮族,我偶然的一次机会进了一个壮族人家做客,忽然听到院子里传来熟悉的“哇叽哇叽”的声音,出去一看,一条全身黑色的猎犬正在追逐一只不知名的野味,这猎犬体型不大,很像德牧,但毛色纯黑,很漂亮,而且特别聪明伶俐。
它先是在院门口把那野味逼到了墙角,然后立刻飞身扑上,一口咬住了野味的咽喉!那野味拼命挣扎,“哇”地一声叫,居然是一只在当地很常见的竹鸡!这时,从屋里走出来一个身材高大健壮的男子,他用当地的话朝黑猎犬喊了一句什么,那只已经倒在地上的竹鸡顿时又摇摇晃晃站起来,向前跑了好几步,直到那只高大的男子把一块肉扔给黑猎犬,它才心满意足地吃掉。
我和主人聊起了这只神奇的猎犬,他笑着告诉我,这是他们的图腾,是他们民族世代传承下来的宝贝。原来,这个民族的祖先以前生活非常艰苦,时常受到外族的侵扰,一次,他们部落的一只公狗英勇地保护了部落,击退了来犯之敌,从此之后,人们发现它变得力大无穷,并且特别勇敢善战,只要它发出的“呜呜”声音越来越低沉,就意味着有入侵者出现,所有的人都要听从它的指挥,团结起来抗击外敌。后来,当人们有了枪以后,这一习俗慢慢的演变成了火器打猎时,由一位长者首先开枪激发猎犬的斗志,而猎犬一旦收到长者的鼓舞,便会全力扑向猎物…… 这或许只是一则传说,但也说明一个问题,有的猎犬经过专门的训练,是能够完成一些基本战术动作的——当然,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猎犬对主人极度忠诚和热爱之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