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锦鲤的寿命长?
1、新陈代谢慢 这是由鱼体的结构决定的,鱼的肌肉组织中大约有80%是肌纤维,而人体肌纤维只有50%左右,也就是说同样的劳累程度下,人比鱼会更加疲惫;而且人的皮肤表面仅有少量黏液,而鱼的身体表面覆盖着一层薄薄的透明粘液(这层膜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散失),并且有鳞片覆盖,这些都有助于保持体内水分;另外,和人类或其他四足动物不同,鱼类没有下颌,进食时需要连汤带水整吞下肚,所以食物的残渣会直接留在消化道里被微生物分解,而不会堆积在齿间造成咀嚼负担。
2、环境适应力强 虽然看起来“一尘不染”,但锦鲤的生存环境其实非常讲究——水的PH值要控制在7.0~7.4之间,富含氧气且过滤能力强,同时还要有一定量的游离氯离子来抑制细菌滋生(鱼缸里的氯离子浓度不能超过0.3mg/L)……一旦条件不具备,锦鲤就会患病甚至死亡。不过对于它们来说,这种环境可遇不可求,因此它们就学会了适应——当遇到不良环境时,它们的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以应对恶劣的环境,比如减少代谢酶的合成,降低新陈代谢水平。
由于人工养鲤的起源地是日本,因此它们从一开始就被培养成能抵御外来入侵物种的“战士”——对淡水鱼病毒具有较高抗病能力,同时很少得鱼病(主要原因是投喂活饵,而人工饵料一般都被严格消毒,其次是定期更换饲水、控制投食量)。
3、饮食规律 一般来说,自然界中的食物链都是“越捕越来越精”(也就是营养层级越高,脂肪比例越大),而人为培育出来的水产养殖品种往往都“越捕越瘦”,这是因为人们在一开始培育这个品种的时候,就把其作为“食物源”,通过投放含高蛋白质、低脂肪的饲料进行强化培育,使得它们体内的脂肪得到充分供应,从而提高抗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