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狗忠诚还是小狗?
先放结论,大狗更忠诚。 为什么这样说呢? 且听本喵慢慢道来。 大、小狗的驯化历史 人类饲养大、小犬的历史都非常悠久。 早在公元前9500年,在今天的土耳其地区已经出现了家犬的化石。 而我们国内最早的犬类遗骨,可以追溯到辽河流域的西汉古墓中。 辽宁喀左出土的汉代古犬骨灰 至于小狗,在人类开始定居之后不久,就与我们的祖先生活在一起了。 小猎犬(博美)、梗犬(贝灵顿)和玩赏犬(贵宾)等小型犬的基因在现代犬类中依然非常活跃。 在欧洲中世纪,很多贵族都有养猎犬的习惯,其中就包括狮子、熊、野猪之类的大型猎物。 但那时的人们主要把大型猎犬用于捕猎大型猎物,如雄狮、雄鹿之类。
直到17世纪初,一种来自意大利的中型猎犬“意大利灵缇”,才开始在欧洲盛行起来。 现在我们见到的各类猎犬,多是源自于这一时期的品种改良。 因此可以说,从历史的久远程度上来看,大犬类比之小犬类更加受人类青睐。 那是不是说大犬就比小犬更忠诚呢? 自然也不是这样简单的推论。
影响犬只忠诚度的重要因素——血统 决定动物行为的关键因素有很多,遗传因素、后天环境以及所受到的训练等等,而基因对于行为的影响往往起着基础性作用。 所以,我们先来说说血统这个因素。 如果一只小狗的血统比较单一,比如一直在同一户人家饲养,那么它当然会对人很忠诚; 但如果一只小狗的出身比较“传奇”,那结果可能就另当别论了。
比如说,小时候被放养在大自然中的德牧,长大后遇到人类,很容易产生一种保护欲,以为自己是保护神; 再比如说,从小被囚禁起来的金毛,虽然对主人很温顺,但总有一种不得自由的懊恼,甚至会产生攻击性。 这就是不同血统所带来的不同性格。
大、小狗的性格差异 上面说到,不同血统的犬种,由于先天遗传的因素,它们的性格会有所差异。 那同样是狗狗,为什么会有不同的性格呢? 这是因为,虽然同属一个物种,但因为长期独立选择的育种过程,使得不同品种的狗狗,它的基因库并不完全一样。 这就像是我们人类有亚洲人也有欧洲人,他们虽然都属于智慧人类,但因为种族的不同,性格也有差异。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就能说明这个问题,那就是“恐惧”。
很多小动物,对陌生人都是较为敏感的,表现出一定的“恐惧”心理。 但不同血统的犬种,对小动物的“恐惧”程度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高智商的边牧看到陌生的猫咪,可能只是表现出一定的好奇心而已;但同样属于中型犬的苏牧,看到小猫可能会躲得远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