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六联包括什么?
从2019年12月开始,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疫情就开始持续至今,虽然疫情一直在反反复复,但是国内疫苗的研发始终没有停下脚步,而最近更是有好消息显示,国产新冠病毒灭活疫苗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正式发布! 试验结果显示,这款由国防科技大学及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制的新冠病毒疫苗Ⅰ/Ⅱ期临床试验取得良好效果,接种对象全部产生抗体。
据透露,这一疫苗是通过上呼吸道分泌物的标本检测到的抗体水平。“抗体水平”这个词可能不太好理解,其实指的是接种疫苗之后,人体的免疫系统被激活,产生对抗病毒的物质。这种物质可以通过血液检测到。 这次发布的灭活疫苗I/II期临床研究结果,是首个新冠灭活疫苗的临床试验数据。 研究结果显示该疫苗安全性较好,接中后56天左右(第43天)起开始逐步产生体液免疫反应;14天后,体内抗体阳性率100%。
在接种对象中,年龄最大的57岁,最小的仅14岁,所有受试者均没有发生过38℃以上高温,或接种部位红肿超过5cm、发热等不良反应。 此次公布的疫苗接种后的抗体水平,具体数字如何? 试验数据显示,注射疫苗后,受种者血清样品中的抗体阳转率达到100%。不同地区、不同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那么具体的数值应该是怎么样的呢? 根据目前已公布的信息来看,只有极少数人的检测结果是抗-IgM抗体阴性,其它均为阳性。 而根据既往的经验,一般接种疫苗后14天左右,会开始出现抗体,而最快的是在45天左右出现比较高的抗体滴度。 所以,如果按最快的计算,45+14=59天的时候,就应该会有绝大多数的人出现比较稳定持久的中和抗体。
目前,我国批准上市的新冠疫苗需要接种几针?间隔多久? 目前使用的疫苗需要接种两到三针。首剂接种之后,第二针大约间隔三周接种,二剂接种后,三剂大约在半年内完成接种。 哪些人群不宜接种新冠疫苗? 对于疫苗成分过敏的人群不能接种该疫苗。正在发热或患有急性疾病的群体也应暂缓接种。
另外,对既往接种疫苗时曾出现过严重过敏反应的人,也不宜再接种该疫苗。 至于已经接种过第一剂疫苗的人,是否需要接种第二剂疫苗,还需要等待进一步的临床研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