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体外驱虫药原理?
我们日常所说的“驱虫”,广义上是指驱除虫子,这里说的虫子主要指寄生虫;狭义上是指驱除肠道线虫。而我们今天讨论的“驱虫”,则更窄一些,仅仅只讨论驱除体外寄生虫(EVL)。
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虽然都是寄生虫,但是二者在寄主的选择、发育过程以及生活史中,有显著区别,从而导致了两种寄生虫的不同驱虫用药。所以,体内寄生虫和体外寄生虫需要分别进行防治。 我们先来说一下,体外驱虫药的作用机理。 所有的体表寄生虫,都必须要靠吸盘吸附在宿主皮肤表面或者毛发上,才能完成其生理代谢过程并繁殖后代。当驱虫药剂通过喷洒或涂抹的方式接触体表寄生虫时,药物会迅速遍布寄生虫身体表层,阻碍寄生虫体内细胞色素酶等活性物质的合成,从而导致寄生虫死亡。
目前,常用的杀虫剂类型主要包括: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胺盐(简称:甲胺菌素)、茚虫嗪等。其中,阿维菌素又包括阿维菌素B1、阿维菌素B2和阿维菌素B3三种生物制剂,因阿维菌素B2和阿维菌素 B3对幼虫的毒杀作用优于成虫,而阿维菌素B1对成虫的杀灭效果又相对较好,目前市面上大多数的驱虫剂组方中,均含有阿维菌素B1。
除了上述成分外,还有一些驱虫剂中可能含有薄荷醇、氯乙酰胺等局部麻醉剂;异丙荆、樟脑等刺激性药物;丙硫克百威等杀虫剂的残毒;苯扎溴铵等消毒防腐剂等。这些药物的添加,都是为了增强驱虫药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