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咪体内驱虫怎么驱?
首先,我们要明确知道的是,给猫咪进行体内驱虫是非常重要的! 体内寄生虫会在猫咪的消化道内发育成较大的成虫,并吸食营养物质,同时释放出有毒的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会导致猫咪消化不良、厌食、腹泻、呕吐甚至死亡。而驱虫药可以通过肠道向全身组织器官扩散,起到杀灭幼虫、成虫的作用。 所以做好猫咪的体内驱虫工作至关重要~
目前使用驱虫药分为口服和注射两种剂型。其中口服驱虫药又可分为片剂、颗粒剂及粉剂。常见的口服驱虫药有阿苯达唑(国产)、芬苯哒唑(国产进口都有)、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注射用驱虫药主要有伊维菌素(国产)、阿维菌素(进口)、阿苯达唑(进口)等。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驱虫药都适合给猫咪用药,有的药物虽然对寄生虫感染有效果,但并不适合给猫咪服用!
例如:抗寄生虫药阿苯达唑对蛔目和绦目的寄生虫感染有较好的疗效,但是对线虫类的寄生虫效果则不明显;而磺胺类药物如复方磺胺甲基异唑(SMZ-TMP),对寄生虫类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但是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寄生虫产生耐药性。在使用这类药物前,要先仔细询问宠主过往病史,确认是否有使用该药的指征,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不可随意加大剂量或服药次数,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那么如何给猫咪进行体内驱虫呢? 1. 手部消毒。
2. 将猫咪抱起,轻轻放倒在地,露出手掌。 3. 用纸巾轻轻擦干猫咪的指甲剪掉尖部,防止抓伤。 4. 将适量的驱虫药放在手掌中,让猫咪舔食,注意不要过多地刺激口腔。
5. 在喂服驱虫药后,适当补充水分。 当然,除了口服给药外,还有皮下注射和静脉输液等方式,不过需要到医院进行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选用口服还是注射的方式,在用药期间要给猫咪加强营养,增加抵抗力,避免发生继发感染。一般来讲,一个周期性驱虫结束后,间隔一周左右再实施第二个周期,具体可根据医生建议与处方而定。
大家都知道,宠物猫要定时进行体内外的驱虫,体外驱虫一般比较容易,各种体外滴剂都可以使用。但是猫咪体内驱虫就比较麻烦了,一般是两种办法:一种是注射体内驱虫的针剂,另外一种是口服体内驱虫药(大多是滴剂)。注射的驱虫药大多都是进口的,驱虫更全面,价格也更高。口服的驱虫药一般都是国产的寄生虫驱虫,价廉物美,也是大家首选的口服驱虫产品。
大家都知道,猫咪天性不喜欢吃药,吃药的时候都会把舌头伸的老长的,怎么灌进去,也是费九牛二虎之力,而且猫咪还会抵触挣扎,如果剂量没掌握好,猫咪也会出现呕吐的现象,驱虫没做成功,还弄的家里到处都是污糟,大人孩子也跟着受罪。如果驱虫药的剂量用少了,还会影响驱虫的效果。
其实,如果能掌握一定的技巧,猫咪吃药也是不难的一件事。第一点,要挑容易吃药的猫咪,如果是不好吃药的猫,就要训练猫咪吃药。第二点,要掌握正确的猫咪灌药的方法。下面我们就来讲解一下如何给猫咪灌药。
操作前的准备:首先,要准备必需的物品:驱虫滴剂、塑料针筒(这里用的是一次性塑料针筒,大家也可以用注射用的一次性针筒,去掉针头部分即可)、眼药水(主要是防止猫咪烦躁不安,揉眼睛的时候造成眼部不适)、棉花(主要是用来擦拭猫咪嘴角滴下的药液和保护眼睛周围的皮肤)。
接着,要有一个安静的房间,以备操作时使用,减少环境应激。然后,要给小孩子或一些不配合的家人打好预防针,让他们在操作时不要在旁边胡闹,以免影响操作的顺利进行。
然后,要选择合适的驱虫药,如果驱虫药没有滴管,就需要借助塑料针筒,将药物抽进针筒中备用。
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实际操作了。第1步,给猫咪戴上伊丽莎白圈,防止猫咪抓挠。第2步,将猫咪放在床上或其它物体上,防止操作中跌落。第3步,将针筒插进猫咪嘴角(这个要多练习,以尽可能减少对猫咪的刺激),然后缓缓推注。第4步,将头稍微抬高,让猫咪咽下药液,必要时可以轻轻按压脸部或挠下巴,刺激猫咪吞咽。第5步,如果剂量过大,可以分两次给予。第6步,给予适量的清水,防止口腔干燥。第7步,操作完毕后,给予眼药水和抚摸,安抚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