蛐蛐吃什么东西可以变大?
“吃”其实是拟人的说法,虫子本身是不会“吃东西”的,所谓“吃”实际上是摄取营养; 昆虫是通过身体的体壁从环境中摄取营养的,有直接吸收的和经消化管蠕动推入的两种。前者如土壤中的线虫、草履虫等,它们可以通过体表直接吸收溶解在水中的营养物质;后者主要是消化道中有蠕动的幼虫期动物,由于它们的消化道没有角质膜的保护,所以只能通过蠕动将食物磨碎与消化液混合,慢慢吸收。当然不同的昆虫,有不同的营养方式,比如刺吸式口器的昆虫,如蚜虫和介壳虫,它们属于吸食型,是间接吸收,而不是通过“吃”来获取营养。而对于直翅目昆虫来说,他们是有咀嚼功能的口腔器官,因此是可以咀嚼食物并直接吸收其中的营养。
由此可知,对昆虫来说,所谓的“吃”实际上是没有确切含义的术语。我们只有在仔细观察虫子的取食行为时,才会发现它到底是通过哪种方式来获取营养。 对于蟋蟀这类地栖性昆虫而言,它们主要的营养来源当然是土壤中的有机颗粒,包括腐败的植物根茎叶、菌丝体和各种各样的细菌。这些营养的来源都是通过蟋蟀的足和颚根部的刮器,一点点从土壤中刮取送进嘴里,慢慢的利用牙齿将它磨碎,然后经过食道进胃肠消化吸收。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蟋蟀可以在土壤中钻来钻去,但它并不是蚯蚓那样完全靠肠道蠕动分解食物残渣获取营养的昆虫,相反它是用唾液腺分泌的唾液将其口中的食物湿润,然后一点点送人肠胃道中消化的。当胃里充满食物后,唾液腺会继续工作,不断分泌出新的唾液,而口水在咽下后又会返回口中继续湿润和吞进食物……如此循环往复,直至吃饱喝足。 至于你说的“吃”——其实是在观察蟋蟀进食行为的过程中,偶尔看到它在嘴部移动,于是你的大脑无意识地将这个动作解读为“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