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嗷呜是什么意思?
其实对于“汪汪”两字,在语言学界是有不同争议的; 一种认为是双音节词(汪、汪),另一个观点认为是由两个单音节的词语组成,即“汪汪”,目前多数研究者倾向于后者。 “吠”的本义是狗叫,引申为兽类发出声响地叫唤或大声喊叫。《说文解字》云:“吠,犬鸣也。从囗声。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中有这样的记载:“蚡大与败。会高祖崩,丞相以素卑贱弗宜登位主丧,议至半日,诸侯皆议欲请丞相罢葬立代太子,博士赵尧献计……”这里的“吠”,就是狗发出的叫声。“吠”的本义是指狗叫。后来,“吠”又有了“兽类发出声响地叫唤或大声吼叫”的意思,如《诗·齐风·甫田》有“无狗吠之惊”语。 可见,作为动词的“吠”,专指狗叫。而“汪”,则是一个象声词,多用来形容小狗的叫声,《广雅·释言三》中说:“汪,小皃(貌)”。王念孙疏证曰:“汪、宛古今字……汪,细也;宛,小皃……故汪或通作宛。今俗语犹言之矣。”所以,我们可以将这种关系比作下列组合: 小明——小明子 王老师——王老师母 大黄——大黄狗 老李——老李母 张哥——张哥儿 在汉语中,有些名词往往带有形容词的性质,成为“名+量词+形容词”的结构形式,它们往往表示某一类事物具有某种共同特征,从而给人们带来某种印象。例如:
1.老王八——对那种性情阴毒的人的泛指
2.大姑娘——年轻而漂亮的女子
3.后生仔——年轻而健康的小伙子
4.小气鬼——吝啬而无主见的人 所以,我们也可以把上述情况看成是一种名词活用为形容词的现象吧!
那么,为什么有人会说“汪”是“吠”的后天变异呢?这要从现代汉语语音发展的一些特点来说了。据王力先生的分析,汉语语音演变的主要方式是“异端代替同端”(见《汉语史稿》下册);也就是说,一般总是利用某些语音的变体来取代其他相同读音中的某一读音。而在现代汉语口语中,“汪”“旺”常常可以通用,且读wàng时,多带贬义,因此有人认为这是“汪”向“旺”演变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