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皮肤病会引起眼睛红肿吗?
皮肤,是机体直接接触外界的组织器官之一。其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及其引起的反应改变可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疾病的性质和病程的发展状况,甚至成为某些疾病的重要诊断指标或治疗过程中观察疗效的客观依据。 随着对免疫学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认识到皮肤同样具有免疫功能。这种免疫功能除能抵抗外界的有害因素侵入体内外,还能清除被入侵者所释放出的毒素(如细菌、真菌、病毒等);同时参与体内的抗感染免疫过程。因此皮肤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皮肤的构造 皮肤的构造分表皮、真皮和皮下组织三层,其间含有各种附属器及血管、神经、汗腺、淋巴管、毛囊、肌肉等,使皮肤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并起保护作用。 在皮肤表面有许多皮褶。这些皮褶由皮下组织构成(图1)。它们主要起到缓冲作用以保护躯体免受外界机械性刺激的危害。皮褶有浅有深,有的还分为内外两部分,其中深部为脂肪层,称脂肪垫(Pad),是皮下组织的组成部分。在皮下组织内还有纤维间隔将皮肤分成许多小腔隙,称为肌袖管(Tunnel of Fibre),内含平滑肌纤维、弹性纤维和胶原纤维等。
二、皮肤的生理功能及特点 (一)屏障和保护功能 皮肤的主要屏障部位是角质层,它是由数层扁平细胞紧密排列而形成的无细胞的板状物。角质层细胞间存在一层无定形物质——脂质,它由卵磷脂、胆固醇及神经鞘酰磷酸等组成,起润滑作用;另外角质层的细胞间粘合成分包括蛋白质类(如赖氨酸、精氨酸和羟脯氨酸等)、糖类(包括角蛋白)和无机盐等,亦起着屏障作用。正是由于上述物质的存在才使皮肤成为阻挡外界化学物质进入体内的天然屏障,并保持皮肤内部水份不会大量丧失。当皮肤受外界物理因素(冷、热及压力等)刺激时还会引起局部毛细血管收缩和扩张,从而产生不同的外观变化,即通常所说的“发红”现象。
(二)感觉功能和保护作用 感受器有感觉神经末梢和部分游离神经末梢两种。前者分布于表皮细胞及毛发根部;后者位于毛囊和皮脂腺周围及其他疏松结缔组织中的感受器细胞突入皮下组织中形成触须样突起。它们都能感受触觉、温凉、疼痛以及震动等刺激信息并及时传递给中枢。后者则属于游离感器范畴,一般分布在皮下组织深处且不与外界相通。故不能直接接受外部刺激。
(三)代谢调节能力 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皮肤温度下降幅度大于肌肉和骨骼的温度降低量。这是由于皮肤的毛细血管收缩所致。在正常情况下,皮肤表面温度比中心温度高3℃左右。若体温过高则可出现中暑症状。所以寒冷条件下皮肤散热较多是由于其代谢率较高。此外皮肤还具有贮存能力,可将摄入体内的营养物质进行储存以备不时之需。
(四)感觉和运动功能 有感受器的功能,但无运动功能,但在有些情况下也可表现出一定的运动特性来。 三、一些常见病的发病机制 从以上论述可以看出皮肤在机体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维护人体健康方面的巨大作用。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自身皮肤的认识也在逐步深化和完善的过程中前进着。例如,近年来发现的一些新的病原微生物可引起皮肤病变,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临床上常见的皮肤病大多与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