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狗可以吃人的维e吗?
维生素E(vitamin E)又名维生素Ep,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其水解产物为生育酚。 动物生理作用的主要形式为抗氧化和保护细胞免受自由基的损伤。人服用维生素E后约70%被吸收,10%左右以原型从尿排出,半衰期为12小时;人体每天所需的维生素E约为14~16mg。
维生素E广泛存在于动植物油脂、蔬菜、水果及坚果中,一般饮食不易缺乏[1]。 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临床上用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疾病的辅助治疗以及预防妊娠期并发症和流产。 近年来研究发现维生素E还具有抗肿瘤、抗感染、延缓衰老、改善生殖功能等作用,并且具有降血脂、降血糖、抗炎镇痛、抗过敏、保护神经等功能[2-8]。因此,目前维生素E已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口服、注射、外用三种剂型是维生素E常见的给药方法。其中维生素E的外用制剂以其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等特点备受关注。由于维生素E极易溶于脂肪或酯类溶剂,所以一般将其制成乳膏剂、软膏剂、油剂等来外用。本文就维生素E外用的基本原理及其剂型的制备进行简要概述。
一、维生素E的基本药理与作用机制
众所周知,机体内的氧自由基在生命活动中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过多产生又会使机体组织受到损害,从而引发各种疾病甚至加速机体的衰老过程。因此,清除多余的自由基就成为保持身体健康的关键之一 [9](图1) 维生素E是最主要的抗氧化剂之一,可防止多不饱和脂肪酸被氧化而形成的脂质过氧化物继续氧化形成脂质过氧化物自由基,抑制细胞内活性物质过氧化氢(H2O2)的形成,减少脂质过氧化物自由基对细胞的破坏;同时还能阻止由单线态氧引发的多种酶系统的反应,从而达到对抗自由基,稳定生物膜结构的功效[10]。另外研究表明维生素E还有抗肿瘤的作用[5, 8],这可能是由于其能够降低肿瘤细胞的代谢率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所致。
二、维生素E的剂型和制备
1.溶液剂 根据溶解度的不同可将维生素E分为可溶性维生素E和不溶性维生素E两种类型。前者包括维生素E钠盐、维生素E醋酸盐和水溶性维生素E醇醚复合物,后者则包括维生素E硬脂酸酯和维生素E棕榈酸酯等。
2.乳膏剂 维生素E乳膏剂的基质主要有凡士林、羊毛脂、蜂蜡,此外还可加入适量液体石蜡来调节乳膏的稠度,以适应不同的需要。维生素E乳膏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将维生素E与抗菌药如磺胺嘧啶银组成复方乳膏剂可用于治疗皮肤化脓性炎症;维生素E与莫匹罗星组成的复方乳膏主要用于治疗慢性溃疡和湿疹。将维生素E与地塞米松、薄荷脑制成的维生素E霜可用于治疗接触性皮炎和外因引起的皮肤病[13, 15]。
3.栓剂 可将维生素E制成栓剂来外用,常用的栓剂有苯甲酸钠维生素E栓。但需要注意的是苯甲酸钠作为防腐剂具有一定的毒性,所以应尽量少用,若需长期使用应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添加剂量。对于苯甲酸钠的含量我国尚未制定相关标准,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规定苯甲酸钠含量不超过5%。 在生产过程中通常是将维生素E先溶于适量的植物油中,然后加入甘油、苯甲酸钠等物质配制而成。也有研究将维生素E先溶于蓖麻油中然后再加热使其溶解于植物油中,这样有助于提高维生素E在油相中的溶解度,使产品稳定性增强。
三、维生素E的研究进展
1.维生素E的剂形特点 维生素E为脂溶性维生素,口服易在体内积聚引起中毒。为了降低其对人体的副作用,人们开始寻求合适的剂型以减少服用剂量。目前,维生素E常用剂型包括胶囊剂、片剂、颗粒剂、口服液、粉针剂、滴眼剂、乳膏剂、软膏剂、滴耳剂和栓剂等。
2.不同剂型的特点 维生素E胶囊剂为常用剂型之一,主要适用于口服给药,也可用于皮肤外伤,且易于存储运输,但其存在口感较差、药物稳定性差等问题。颗粒、糖浆、口服液等剂型由于口感好、儿童更易接受等优点成为儿童用药的主流方向。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许多新的剂型也相继问世。 例如纳米乳剂能较好地包裹有效成分,提高生物利用度,是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之 一。微乳、脂质体等新型载体能够增加药物的靶向性和选择性,延长药物在体内的滞留时间,而且具有缓释作用。
根据维生素E的性质及患者的个体差异确定适当的剂型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陈卫群, 刘志民. 维生素E的合成与应用研究进展[J].精细石油化工, 2010, 27(001):53-56. [2]朱明. 维生素E的药物新用途及其作用机理[D]. 中国药科大学, 2009. [3]孙慧芳, 金青哲, 刘淑娟,等. 维生素E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保护作用的研究[J].沈阳药学院学报, 2001, 18 (004):422-424+480. [4]魏春艳, 张晓静, 黄秀英,等. 维生素E注射液局部应用对皮肤癌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 2004, 15 (21) :1390-1392. [5]黄国清, 张立生, 王玉华. 维生素E对实验性乳腺癌的防治作用及其分子机制初探[J].药学基础研究与实践, 20